新闻热线:0898-62235962 手机触摸版 搜索
站内

十九大女代表风采 | 杜丽群 冯翠玲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高峰、高丽   时间:2017-10-16 17:24

    即将出席党的十九大会议的2287名当选代表中,女党员551名,比十八大增加30名,占24.1%。这些女代表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具有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她们中很多是来自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党员,是女性群体中的佼佼者。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今日起,女性之声推出“十九大女代表风采”栏目,让我们一起走近她们。

    今天,我们来认识两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感染科(艾滋病科)护士长杜丽群

    ◆天津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冯翠玲

    杜丽群:在抗艾一线为生命站岗

    “不歧视、不放弃、不抛弃。”杜丽群把医疗护理技术和对待生活的那份敬仰献给每一名需要关怀的艾滋病患者。她参与护理过的艾滋病患者超过1万人,抑制了患者并发症的蔓延,为医生进一步用药挽救生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不但让患者摆脱死亡的威胁,而且大大地降低传染给他人的风险,使他们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9月28日上午,表情凝重的农女士(化名)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感染科(艾滋病科)的医护办公区来回踱步。她的不安和焦虑,正好被杜丽群捕捉到。

    “护士长,我这种情况还能要宝宝吗?”“你现在已经有四个月身孕,身体状况也差,尽快办理住院手续吧,积极配合治疗,阻断母婴传播,我们会把你照顾好,重要的是你要对自己有信心!”杜丽群细看了她的病历化验单,鼓励着这位情绪极其低落的准妈妈。

    对话中,患者给予了杜丽群充分的信任,这种信任源于杜丽群30多年始终如一的专业护理和体贴关怀。

    杜丽群1984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从事传染病护理工作,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医院成立广西首个艾滋病科,对艾滋病病人进行定点收治。面对潜在职业暴露风险,加之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护士们大多数不愿到艾滋病科工作。

    “工作总得有人干,我们就是学这个的,不应该为组织分担一些吗?”当时已经是结核病区护士长的杜丽群经过一番思虑,主动申请转入艾滋病领域,着手招募培训团队新成员,制定相应护理规程及护理工作制度,筹备建科日常用品。在她敢为人先、甘于奉献的精神感召下,8名年轻护士追随她到艾滋病科,组成广西首批艾滋病护理团队,在零基础上探索经验,“我们一步一步地挺过来,很不容易。”

    杜丽群(左)和护士交流工作(9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艾滋病科成立不久,病房里住进来一个全身长水泡、大面积溃烂的病人,浓血和皮肤粘在床单上,发出阵阵恶臭,病人痛得嗷嗷大叫。年轻护士没有一个人敢接近他,杜丽群也从没见过这样的病情,但她走到病人身边,一边听着病人的谩骂,一边忍着恶臭,细心地为病人清洗溃烂的皮肤。通过杜丽群的精心护理,十多天后病人竟然奇迹般好转。看到病人的家人来接他出院,杜丽群忘记委屈艰辛,非常高兴,“我们不但救治了一个人的生命,还挽救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杜丽群发现,对输液病人采用深静脉输液留置针,能有效降低护士职业暴露风险。她很快将深静脉输液留置针推广到艾滋病患者日常护理中,这个创新之举,既大大减轻了病人多次扎针的痛苦,减少了患者医疗费用,又降低了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为护理人员建起一道安全防线。

    在医院,杜丽群还首创了“护士站前移模式”,要求艾滋病科护士必须将护理工作从护士站前移到病人床前,与患者建立沟通渠道,增加心理看护项目,为艾滋病患者提供更加精细的个性化服务,从而使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大大提高。

    “不歧视、不放弃、不抛弃。”杜丽群把医疗护理技术和对待生活的那份敬仰献给每一名需要关怀的艾滋病患者。她参与护理过的艾滋病患者超过1万人,抑制了患者并发症的蔓延,为医生进一步用药挽救生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不但让患者摆脱死亡的威胁,而且大大地降低传染给他人的风险,使他们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2012年获白求恩奖章、2015年获南丁格尔奖、2016年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从事传染病护理工作32年的杜丽群先后荣获国内外50多项荣誉。南丁格尔奖明确授予“具有非凡的勇气和献身精神”的护士,同事们说杜护士长获此殊荣实至名归,她却谦虚地说:“如果没有整个团队同舟共济、执着坚守,我坚持不到现在。这些荣誉是属于大家的!”

    如同一块巨大的磁铁石,杜丽群吸引着护理姐妹们紧紧团结在一起。她们以无与伦比的勇气和精湛的技术,继续挑战着世界上最棘手最危险的护理课题。

 

    冯翠玲:多元文化中筑起“红色堡垒”

    党培养我多年,现在是最需要我往前冲的时候,我应该有担当作为,遇到有难度的工作怎么能退缩呢?

    ——冯翠玲

    关于冯翠玲,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段子”——

    开学典礼上,院长讲话时说到思政课效果不理想,不应该再开设了。冯翠玲当即插话,说思政教育很重要,讲得不好可以改,但不能砍掉。结果是,她被性格直率的院长当场轰了出去。冯翠玲在楼道转了几圈,觉得自己不能甩手而去,于是她面带微笑又推门回到教室,在会上重申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事后,冯翠玲不断与院长进行沟通,说学生将来不应当仅仅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国家的栋梁,而且要成为政治家、领导者,希望得到院长的理解和支持。院长最终表示了认可:“在翠玲身上,我看到了一位共产党人的坚守和品格”。也正是这种坚守和品格,让一块多元文化撞击的地方,筑起“红色堡垒”。

    药学院,是天津大学在2000年成立的新时期国际化试点学院。在这个学院,目前有超过半数的专业教师都是没有任何中国本土生活经验的外籍教师,现任院长西格尔也是纯外籍“洋院长”。冯翠玲则是地地道道的“本土书记”:1982年从辽宁一个小山村考入天津大学,1984年入党,1986年大学毕业留校工作,曾担任学生辅导员、学工部副部长、人事处副处长等职,在2003年走上药学院党委书记的工作岗位。

    “去还是不去?”2003年,当冯翠玲得知学校党委决定让她到药学院工作的时候,她的内心是犹豫的:一方面当时的药学院矛盾很多,谁都知道这是个“烂摊子”;另一方面,她个人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乳腺癌经过一年20多次化疗正处于康复期。但冯翠玲还是决定“去!”

    “党培养我多年,现在是最需要我往前冲的时候,我应该有担当作为,遇到有难度的工作怎么能退缩呢?”最终,冯翠玲接受了任务。

    2013年6月,天津大学聘任瑞士苏黎世大学数理学院教学院长、美国人杰伊·西格尔为药学院新任院长。西格尔是国际分子设计与新药研发领域知名专家,他上任不久提出,要在天津大学建设具有世界水平的分子设计中心。

    冯翠玲意识到,这是药学院重要的发展契机,必须全力支持配合好院长的工作。她想方设法推动学院行政管理、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用高效的执行力让学院决策“落地”。

    2013年整个暑假,冯翠玲没有休息一天,在学院实验室改造的工地上与工人协调方案,协调施工。当西格尔期待的国际一流的实验室展现在眼前的时候,人们开心地笑了,西格尔说:“共产党的书记很重要,她是我忠实的合作伙伴!”

    其实,2001年12月,冯翠玲就查出有恶性肿瘤,10年后,被第二次检出肿瘤。她凭借着顽强的毅力,顶住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理和生理的痛苦,配合医生,积极治疗。每次化疗,她都选择在周五,为的是在周六和周日休息两天后,周一能够继续工作。

    她没有因化疗时强烈的呕吐而倒下,头发、眉毛掉光了,她戴上假发上班,她脸上洋溢的热情没有让任何人看出她是一个正在接受放化疗的癌症患者。

    这位全国三八红旗手为学院发展扫除了观念上的冲突和障碍,让西方先进的治学理念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的领导下“软着陆”“生根安家”。

    “翠玲!”现在天津大学药学院,人们常常看到这样一幕:那些金发碧眼的“老外”远远地就冲着冯翠玲亲切地喊着她的名字。冯翠玲的办公室,药学院的每位师生可以推门就进,“有困难,找翠玲”,她是所有师生的依赖。

    认识冯翠玲的人说,她总是面带微笑,浑身满满的正能量。但在冯翠玲看来,这是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做的每一件事我都心甘情愿、心怀崇敬”。

   

   

网站备案编号为:琼ICP备16002419-1号 版权所有@万福万宁网  举报电话:0898-62235962 举报邮箱:wfwnw111@163.com

中共万宁市委宣传部主办 万宁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琼公网安备 469006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