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98-62235962 手机触摸版 搜索
站内

万宁东山羊养殖协会会长李仕超和他帮扶的100户贫困户

来源:万宁时讯   作者:吴小灵 王清云   时间:2017-07-19 10:33

    下午3点,牛群与羊群被放出,它们寻着嫩草的气息,遵循着生命的本能,沿着每日走过的路径,如同“盟军”,浩浩荡荡地奔走在千亩草地间,在蓝天白云下享受鲜嫩的青草,偶有几只掉队的小羊,在后头羊倌驱赶中赶上大队伍。这是记者近日在万城镇扶贫产业合作基地内看到的一幕。

    该基地创办人李仕超祖辈居住在东山岭脚下,是万宁东山羊养殖协会会长,省级万宁东山羊生产标准示范区,万宁源生态东山羊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人。2012年,李仕超的万宁东山羊养殖协会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全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先进单位”,万宁源生态东山羊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3年7月被省农业厅授予“海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东山羊成了农民的“摇钱树”

    李家祖孙三代养羊,李仕超是家中老三,初中毕业后,在外打工了一段时间,当时他看到了东山羊市场的契机,便毅然决然选择回乡继承了养羊的家业。从父亲给的50头羊开始,他一边学习技术,一边了解东山羊的市场,与羊为伍的日子自此开始。

羊倌驱赶牛群外出觅食  王清云 摄 

    东山羊的繁殖能力较快,一年能生两胎,一胎有一、两只羊。2005年,李仕超成立海南省万宁仕源养殖有限公司,开始在万宁市各乡镇收购东山羊,以市场的价格进行收购,在此期间与农户间构建诚信的桥梁,为他的公司扩大铺垫了基石。

    产业的壮大依靠的是一系列的经营模式,李仕超的养殖基地也在不断探索中求发展。2010年他成立了万宁源生态东山羊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借助“公司+农户”模式运作养殖场,养殖基地占大头,将一部分羊散养到有条件的农户家中,再以市场价从农户那里回收成品羊。“羊应该养在千家万户中,带动更多人致富。”李仕超介绍说,这种散养模式能增加老百姓的收益,减少羊对环境的压力,保障双方收益。据介绍,李仕超约有1300多头羊分布在12个乡镇,散养在农户家里。

    相比较于其他合作社的养殖,李仕超以自产自销的运营模式,覆盖市场,销路明确。一方面,东山羊主要销售给本地酒宴、酒店等;另一方面,借助网络信息平台,李仕超搭建起了网络平台,推广东山羊的知名度。每年冬季,李仕超的网络平台,能够收到海内外上百只羊的销售订单,市场供不应求。

    没有成长是不付出代价的,李仕超的养殖基地也并非一帆风顺,2013年12月14日,万宁出现历史罕见强降雨,部分地区严重积水,村庄被浸泡,洪水冲入羊舍冲散羊群,李仕超的3个基地不同程度受损,一夜间,李仕超丢失了300多头羊,加上羊舍的损失,李仕超当年损失高达100多万元。

    “人的安全最重要,羊没了还会有。”回忆当时的场景,李仕超以豁达的心态面对自然灾害所带来的重创。如今,聊到东山羊,李仕超如数家珍,满怀希望,从苦学防疫技术、经营管理到市场销售,在日复一日地学习与坚守中,李仕超拥有3个大型养殖基地、从50余头羊扩增到2800余头,他的羊在12个乡镇老百姓的院子里,成为了当地农民的“摇钱树”。

    政企合作拓宽扶贫路子

    7月11日下午,记者沿着东山桥旁的小径直走,只见周边绿草如茵,一派生机勃勃,继续前进500米,100多亩牛棚羊舍赫然眼前,一旁,羊倌们正赶着羊外出觅食。几只小羊羔见到记者一行的来访,奔跑过来,围着记者打转,用头亲昵地蹭着来人,“这些小羊羔出生后,母羊没有乳汁喂养,都是人工喂养长大的,特别亲人、粘人,你瞧,他们在跟你们打招呼的。”养殖户成叔介绍说。

    成叔告诉记者,基地大部分羊倌是附近村的贫困户,大家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很多贫困户家里都有些副业,在养殖基地工作,既能照顾家里还能灵活地利用时间增加家庭收入。

羊倌驱赶羊群外出觅食 王清云 摄 

    记者在成叔的带领下,参观了阁楼上的羊舍。羊舍周边用石砖砌好,台阶上围起了栏杆,以免羊群挤掉入二楼时摔伤,羊舍顶部用铁皮和钢筋筑牢,留下通风口,楼内显目地挂着“种羊、羔羊、产羊”3种字样的牌子,每只羊都有自己的窝。二楼底下用木板相间铺好,留下空隙,以便羊粪能落入楼下,保证二楼通风与干净。

    东山羊的喂养就如孩子一般,需要悉心的照料,成叔介绍,羊舍建在阁楼上与海南闷热的气候有关,四面通透的阁楼保证了羊舍里的通风换气,羊睡得也舒服。东山羊不喜欢食用放在地上的草,成叔说,除了中午时间放养在外,早晚也要为羊准备一些鲜嫩的草,吊挂栏杆空隙处。

    过硬的技术以及稳定的销路,让李仕超的养殖基地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支持。今年4月,万宁市农业局、畜牧局找到了李仕超,跟他讲解了“合作社+贫困户”脱贫帮扶模式,希望李仕超能够解决一部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李仕超欣然接受了提议,他觉得如今能够回馈社会,带动农户一起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万城镇的100户贫困户319人与万宁源生态东山羊产销农民合作社签订了5年的合同,以国家扶持的东山羊种源投资,政府按4000元/人投资了127.6万元。李仕超介绍说,加入合作社后,贫困户可以通过3种方式收益,第一是就业收入,合作社向每户贫困户提供至少1个工作岗位,每个岗位每年服务时间不少于60天,每天工资补贴不少于80元;第二,以政府每年给的资本金4000元/人的15%资本金分成;第三,合作社将贫困户的资本分5年按每人每年20%的资本金分红。记者算下来,若是一名贫困户在合作社打一年工,年收入为30200元。

    2017年5月,政府再次为李仕超的养殖基地送来技术力支持,邀请专家为贫困户传授东山羊的养殖技术培训,提升养殖的技巧,以保证东山羊的健康成长。

    “苦命人”遇上了好心人

    贫困户王亚珍是万城镇车头村人,18岁那年因患上了怪病,身体肌肉萎缩,面部也因此受损,但家庭拮据,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王亚珍就这样在床榻上度过了3年的光阴,3年的时间里,她曾一度失去了直立行走的能力,后来村里医生给她用草药治疗,病情慢慢好转,她也开始下床,一步一步重新练习走路。2006年,王亚珍经人介绍远嫁三更罗镇同姓的王某,王某为人踏实勤劳,命途多舛的王亚珍本以为生活可以有所改善,没想到四年后丈夫也患病离世,留下了一个3岁多的儿子与她相依为命。

    为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王亚珍毅然带着儿子回到万城娘家。回乡的王亚珍一贫如洗,就在这时,扶贫政策给王亚珍带来了曙光。政府给王亚珍送来了3万元的危房改造资金,在兄长的帮助下,王亚珍将在三更罗与丈夫住过的瓦房,翻修成平顶房,打造了一个能安全“容身”的地方,逢年过节她便能带孩子回去。王亚珍的儿子今年11岁,在后朗小学读书,每年政府给补贴2400元,母子俩还领到320元/月的低保;王亚珍因病致贫,恢复后手脚以及脸部都留下了痕迹,心里压力大、性格内向,曾一度不敢出门,村干部多次跑到她家做思想工作,帮助她到李仕超的养殖基地打工。现在,王亚珍每天都会与村里其他邻里相约过来劳作,有说有笑,人也变得开朗主动了。

    “我所带领的100户贫困户就如我的亲人一般。”李仕超语气轻快又充满自信地说,如今,李仕超正在积极规划,发展休闲观光农庄,利用羊粪和牛粪种植蔬菜、水果,供游客采摘、可以与羊互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居所,引导东山羊自产自销,稳定市场价格,带动万宁养殖户的积极性,让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

网站备案编号为:琼ICP备16002419-1号 版权所有@万福万宁网  举报电话:0898-62235962 举报邮箱:wfwnw111@163.com

中共万宁市委宣传部主办 万宁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琼公网安备 469006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