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98-62235962 手机触摸版 搜索
站内

大茂竹编:从历史走来该归向何处?

来源:万宁时讯   作者:程明明   时间:2017-08-18 10:42

    “阿-妈-妚-侬-要-睡-篛,要-睡-篛、要-睡-篛,要-睡-篛-睡-篛-要-睡-篛……”

    树影斑驳的午后,起起落落的摇扇,一位母亲哼唱着乡音浓郁的摇篮曲,安抚着摇篮中逐渐睡去的婴儿……天马行空,恣意驰骋,静谧的笑容里这小小的孩子会做一个怎样的梦?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海南省万宁市大茂镇联光地区依然保留着让孩子睡在竹制摇篮里的古老传统。

   摇篮里的梦

    万宁被称为海南四大古州之一,古万安州的遗址正位于今天的大茂镇旧州村一带。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期万安州盛产竹子,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农耕时代,大茂竹编的工艺因源源不断的竹子应运而生,现在村民们还在使用的摇篮就是大茂竹编的代表之一。

    隔三差五,在大茂镇联光地区都可以看到收购摇篮商贩,他们开着农用三轮车将满车摇篮摇摇晃晃地运出村外。

    记者绕过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土路,在竹影掩映中找到了黄堂波制作摇篮的小作坊。黄堂波三十出头,是村里会制作摇篮为数不多的年轻人之一。作坊内靠墙放着的是一个个编织好的摇篮成品,黄堂波蹲在门前用刀具将一根根手腕粗的竹子打磨光滑,旁边忙碌的是他的父母,小作坊编织摇篮的工人仅此三人。

    “制作摇篮的手艺是祖传的,我跟父母学,父母跟着再上一辈的人学,其实也没有特意学,从小到大耳濡目染就会了,当时村里几乎人人都会。”在黄堂波看来简单易学的摇篮,其制作工艺远没有这么简单。

    “前期的准备材料阶段,比如,剖丝、切丝、刮削、磨光都要用到刀。”黄堂波手中的刀尤为锋利,这把其貌不扬,三十公分见长、十几公分见宽的刀,实则是万宁后安地区的老铁匠纯手工打造,特点就是锋利无比、经久耐用。

    打磨光滑后,黄堂波开始从竹子的一段进行剖丝,他专注而又果决地用刀从竹子一头剖开一条缝隙,顺着缝隙一路向下直至将一棵竹子一分为二。按照此方法继续将刨开的竹子对半刨开,刨成一条条宽约一公分的竹条。

    竹条带有厚厚的竹肉,韧性不够,还不能直接用来进行编织,黄堂波小心翼翼地用刀将竹片与竹肉再次进行分离,只留下编织摇篮所用的竹片。遇到个别竹片不平滑或边缘过于粗糙的,黄堂波再次用刀将其仔细打磨光滑。

    “这样的竹片水分还太多,不晒直接用韧性不够,编织过程中竹片可能会折断。”经过半天到一天的暴晒,黄堂波将有些泛黄的竹片收集起来,开始了编织摇篮的第一步。

    黄堂波取来三条晒过的竹条,条条交叉互相压住汇于一点,再以三条竹条织成六角孔,然后再依次以六条逐渐增加进行编织。“大茂的摇篮编织工艺非常简单,全程基本只有一种六角孔编法,也是海南天气太热,更为密实的编法不如这样透气、实用。”黄堂波解释。

    待编织到大概一米见长、半米见宽后,黄堂波开始用脚做辅助,将已完成编织的部分做为基底,向上收拢一根根竹片时,又将其交错相压,依然采用六角孔编法进行编织。编织的高度差不多有三四十公分的时候,黄堂波将剩余长度的竹片依次折断,此时摇篮的雏形已经呈现出来了。

    黄堂波找来两根未削去竹肉的宽竹条,手脚并用慢慢尝试着将其压出一个弧度,然后比划着放在摇篮的收口处。一手固定后,一手用红色绳子将其与摇篮收口处缠绕固定在一起。一个底部浑圆,匀称美观的摇篮便诞生了。

    “大茂的摇篮结实耐用,保养好的话家中上下几代人使用都没问题。我们那一辈用过的摇篮,现在家里的两个孩子又先后用过了还好得很。”摇篮通气又耐用,村里人有用它的习惯不是没有道理的。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相比在工厂生产的摇篮,竹编摇篮制作过程慢,缺乏市场竞争力,导致现在的年轻人不再愿意学习竹编手艺,村里会编织摇篮的人中绝大部分都是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

    “一只摇篮可卖60至80元,每天最快也只能做2只,制作摇篮需要耐心,年轻人是坐不住的。”黄堂波的父亲这样感叹。

   大茂竹编的辉煌历史

    一张旧木桌、一把竹算盘、一座古老的挂钟、一只慵懒的老猫,旧州村101号的时光仿佛走的轻巧且缓慢,离开黄堂波所在的村庄,越过一条马路记者来到一家不大的杂货铺。

    故事的主角是林明标,与年轻的黄堂波一样,今年91岁高龄的林明标同样是大茂竹编的继承者更是大茂竹编历史的见证者。林明标擅长编织的是竹篓。

    童年时期的林明标因日本人入侵,父母、兄弟相继离世。家破人亡、无以为生的他于是和竹编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维持生计,林明标遍访名师努力学习竹编,使得竹编手艺远近闻名,后靠编织竹编结婚生子,并养活一家老小8口。

    解放后,林明标当上了联光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发展竹编编织业,使得群众得以渡过荒年。1972年,他被调任大茂公社竹器厂厂长,组织职工学习编织技术,生产的竹编制品闻名岛内外。也是在他的带领下,80年代,大茂的竹编进入全盛时期。

    “当时联光村委会村里的人几乎都会做,以前基本都是做这个为生,男女老少、家家户户都在做。”林明标这样说,当时万宁全县年产竹编400多万副,而联光地区能占一半以上。当时在大茂开设有竹器厂,联光地区的几个村都有村民在里边打工,人数最多的时候,厂里有将近500人参与竹编织作,一年能挣60多万元,

    1981年他们编织的竹编产品被海南外贸公司定为出口商品,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不仅仅经济效益和生活所需,大茂竹编的传承中更是记载着一段革命斗争历史。”根据村民指引,记者在离大茂镇不远的革命烈士官天民故居中,找到了一件件抗战时期的老物件。角落里的竹编制品之于官天民、之于六连岭革命根据地、甚至之于整个琼崖革命的胜利都可谓是有极其特殊的意义。

    “当时六连岭革命斗争中,离不开农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在国民党围捕的时候,村民们用竹篮、箩筐作掩护,将粮食、衣物等送到山上的指定地点。”万宁市党史办主任陈星界这样向我们讲述。

    斗转星移,几十年过去了,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早已成为历史,大茂竹编曾经的辉煌也早已不再。因为年龄增长、体力不支等因素,林明标逐渐放弃了制作竹编,也极少有人再去感怀,大茂竹编光辉不在。

   大茂竹编未来之路

    林兴龙,82岁,大茂镇联光村委会旧州村人,目前村里只有两人坚持编织竹篮,他是其一,且手艺精湛、经验丰富。

    前些年林兴龙曾随儿女生活,离开大茂20余载,2014年他心中念念不忘竹编和村里的生活,又从外地返回重拾竹编行业,目前每天竹不离手,乐此不疲。

    林兴龙手中的竹篮,体高35公分,宽32公分,造型美观,整体圆润,光滑不刺手,竹篮身部使用的竹条粗细一致颜色深浅错落有致,细心的林兴龙还会根据实用、美观等原理在竹篮身部适时增加一些花纹,正因此,他手中做的竹篮常被奉为精品。

    不同于摇篮,竹篮目前的使用率极大地减少了,联光地区大多数人家中也早已不见了竹篮的踪影。“一对竹篮价格在40至60元不等,我一天大概可以做两三只,赚不了大钱,但是养活自己绝对没有问题。”林兴龙所言不假,他的这份执着有人买单。据悉,目前大茂竹编在陵水、三亚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依然备受推崇,苗族女孩子出嫁时嫁妆里必不可少的就是一对竹编笸箩。

    2017年海南省欢乐节万宁分会场的参展证在万宁东山岭举行,林兴龙取出一张当时的参展证,告诉记者,欢乐节时林兴龙和他的竹编被请去参展,因其竹编织作精美、独具特色,四天时间内他卖出去350多只竹编制品。

    “尽量地把它传承保护下来,让它传承下来。现在我们提倡各地一些小的旅游点引进一些小型的样品,制作的竹编跟旅游、生活用品挂钩,大茂竹编才能走得更远。”万宁市文化馆馆长刘德波表示,早在2008年他们就意识到大茂竹编的价值和现状,并采取措施对大茂竹编进行扶持和保护,并在当年将大茂竹编与后安刀、军坡节、西门舞龙等一起列入万宁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大茂竹编的种类有很多种,各式各样的,竹篮、簸箕、米筛、摇篮……我们正打算申请省级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以这种方式让大茂竹编更好地传承下去。”刘德波说。

   

   

   

网站备案编号为:琼ICP备16002419-1号 版权所有@万福万宁网  举报电话:0898-62235962 举报邮箱:wfwnw111@163.com

中共万宁市委宣传部主办 万宁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琼公网安备 469006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