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98-62235962 手机触摸版 搜索
站内

正确掌握急救知识 切莫错过急救黄金4分钟

来源:海南日报   时间:2019-04-08 16:34

        正确掌握急救知识,让意外现场第一目击者变身救命“天使”

        切莫错过急救黄金4分钟

    海口市某学校学生在学习急救知识。本报记者袁琛摄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的6名医生在羽毛球馆联手抢救一猝死男子的新闻在网上传播,再次引发人们对急救的关注。而此次抢救中,安装在体育馆的一台AED(自动体外除颤仪)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医生、路人利用急救知识出手施救的报道频频见诸媒体,人们对急救的关注度也不断提升。海口市120急救中心副主任付杰表示,随着媒体的宣传加大以及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主动学习急救知识。

       250台AED海口“站岗”

       正确使用很重要

       据统计,在我国,每年约有54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平均每分钟猝死1人。心源性猝死患者早期85%-90%是室颤引发的,治疗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是早用AED(自动体外除颤仪)除颤。除颤每推迟1分钟,存活率降低7%-10%。

       付杰介绍,目前,海口市政府已经在全市安装了250台AED,主要分布在公园、商场、景点、学校、体育场以及政务中心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和AED一起配置的,还有急救箱。

       为了确保每台AED都能正常使用,设备配置了智能机箱。通过智能机箱,后台可以监控到设备的使用情况和运转情况。“下一步,我们还会争取实现设备的一键报警功能。有人报警后,24小时响应中心的工作人员会通过视频与报警者通话,指导报警者如何对患者进行施救,以及如何使用AED。”付杰说。

       付杰表示,为了让更多人掌握AED的使用方法,海口市120急救中心也不断加大培训的力度。一方面,在安装AED的场所,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我们计划每个点培训20-40人左右,根据这个场所人员数量的具体情况而定。”付杰说道,同时,继续推进急救知识进校园、进政府机关、进街道社区、进乡镇、进企业的“五进”培训活动。

       付杰提醒,AED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意外。因此,他呼吁更多市民主动学习AED的使用方法,或者在使用AED时,一定要遵循设备的语音提示来操作。

       “互联网+急救”为患者赢取时间

       新系统或5月上线

       “下一步,我们还将开发‘互联网+急救’的平台。”付杰拿出手机,向海南日报记者展示了一款名为“互救吧”的APP。

       点开APP,使用者可以查询到全市安装了AED的地点,并点开离自己最近的一处,然后导航到达。

       “但目前这款APP还无法和120调度中心对接。”付杰表示,目前,有关单位正在联合加紧开发,升级APP的功能,争取实现一键报警、志愿者及患者之间的联系沟通等功能,这样能够进一步节省急救所需的时间,“这款系统预计最快今年5月底能够上线。”

       付杰建议,这款APP上线后,如果能够把海口的医护人员都纳入急救志愿者体系,这样就有了一个几千人的庞大的急救志愿者队伍,一旦有意外发生,通过APP进行调度,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离现场最近的志愿者前往施救。

       让第一目击者变为第一反应人

       让更多人接受急救培训

       一直以来,加大对急救知识的普及宣传,也是付杰和他的同事们很重要的一项工作。付杰表示,很多意外和疾病的突发是没有先兆的。一些紧急的情况比如心脏骤停、气道异物梗阻、大动脉出血等,如果错过了4分钟的黄金急救时间,就会造成大脑损伤,急救成功率也会明显下降,很多患者往往等不到120救护车到达。遇到这种情况,必须依靠身边人的施救。“我们希望能有更多人掌握急救知识,从意外发生的第一目击者变为第一反应人,及时给予患者正确有效的急救。”付杰说。

       “早几年,我们要去一些单位开展培训,对方还不愿意。现在,很多单位都会主动邀请我们去开展培训了。比如我们刚开始安装AED的时候,一些单位还很抵触,总觉得急救和他们无关。后来,他们主动要求要安装了。”付杰感到欣慰的是,如今人们学习急救知识的意识越来越强。

       付杰分析,出现这种变化,其中一个原因是媒体经常报道运用急救知识救人的事例,形成了很好的社会氛围。同时,2018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也从法律层面鼓励更多人勇敢伸出援手。再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为了家人和朋友,很多人会主动学习急救知识。

       “下一步,我们还会不断加大培训力度,让更多机构和部门参与其中。”付杰说。

     

版权声明: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删除!我们的邮箱是wfwnw111@163.com,诚挚感谢。

网站备案编号为:琼ICP备16002419-1号 版权所有@万福万宁网  举报电话:0898-62235962 举报邮箱:wfwnw111@163.com

中共万宁市委宣传部主办 万宁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琼公网安备 469006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