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898-62235962 手机触摸版 搜索
站内

发挥双拥工作优势作用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来源:中国双拥网   时间:2018-04-10 17:04

    上海市双拥办 徐有胜、何汉林

    内容摘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也是双拥工作的重要任务。深入学习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要牢固树立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思想理念,充分认识以双拥工作为平台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双拥工作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一要充分利用政治优势,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二要充分利用组织优势,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三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挥有效的配置作用;四要充分利用载体优势,发挥激励鼓舞作用;五要充分利用机制优势,发挥持久的助力作用。

    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已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是深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实现中国梦和强军梦的战略路径,也是双拥工作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和推进“四个中心”、“四个率先”建设中,充分发挥双拥工作在联系协调军地关系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利用双拥平台优势,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取得新成效,提升了双拥工作的新水平。

    一、以双拥工作为平台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是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是双拥工作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军政军民军地的密切协作,重视处理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军队建设的关系。从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先后提出军民兼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的重要思想,逐步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之路。早在1943年10月,毛泽东在谈到要“举行一次拥政爱民和拥军优抗的广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时,就强调要有利于开展“对敌斗争和生产运动”,为双拥工作奠定了军队工作与经济工作相结合的思想基础和发展方向。全国解放之后,毛泽东多次强调,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除了要处理好“轻工业与重工业、沿海与内地、个人与集体、地方与中央几个关系,还有经济与国防的关系”,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军民两用”的战略思想。邓小平在谈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时也反复强调:“国防的现代化,只有建立在国家整个工业以及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改革开放初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制定了“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重大方针,为实现“两大建设”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根据毛泽东和邓小平的一贯思想,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提出要“逐步形成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指出:“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号召全党全国全军要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提出了军民融合战略的总体目标,赋予了党的双拥工作以新的时代内涵。

    二是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是贯彻党执政兴国方略的重大举措。在强国强军新征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核心要义是打破军民二元分离结构,统筹布局、整体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实现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这是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战略之举,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反映了党执政兴国理念方略的与时俱进,必将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全面提升国家现代化水平,促进国家综合实力实现大的跨越。

    三是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战略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第二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成果展示时强调,加快形成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当今世界,随着新的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军事革命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国家竞争力、军队战斗力的关联越来越紧,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融合度更深。网络信息时代的军队建设、作战和非战争军事行动都是军民一体的,对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和能源的依赖性空前增强,不走融合发展之路将难以持续。坚持军民融合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也是我国实现安全与发展、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必然选择。新世纪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中国梦强军梦,吹响了向民族复兴伟大目标进军的新号角。中国梦蕴含强军梦,强军梦支撑中国梦。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使国防和军队建设深深植根于经济社会发展体系,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制胜之基,必将谱写开新图强的时代篇章。

    二、以双拥工作为平台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迎来新机遇

    一是面临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速发展,新军事变革方兴未艾。推进军民一体化建设,谋求经济和军事效益的最大化,已成为许多国家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政策取向,成为世界新军事革命的重要趋势。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都十分注重国防和经济建设的相互融合,十分重视军产学研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以通过整合整个国家的科技资源,抢占未来军事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因此,利用双拥工作平台,积极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既是促进国家经济和国防实力快速提升,在世界新技术革命和新军事革命浪潮中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掌握世界军事竞争主动权、占据未来战争制高点的根本保证。

    二是融入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发展格局。“十三五”规划把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必由之路。利用双拥工作平台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就要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要求,完善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工作运行和政策制度体系。要坚持军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共享、平战结合,促进经济领域和国防领域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交流,加强军地在基础设施、产业、科技、教育和社会服务等领域的统筹发展。

    三是全面实施国防和军队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把创新摆在我军建设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靠改革创新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是决定我军前途命运的一个关键。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既是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又是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的战略举措。地方各级政府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和强军兴军工作,要把军队创新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大力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有利于国防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三、以双拥工作为平台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要着重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要注重解决理念滞后的问题。有些同志的认识片面,认为讲军民融合就是“民为军用”,对“军参民”、军民互利共赢的意义认识不足,参与融合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影响。有的单位存在一定的“本位主义”倾向,习惯于从自身和小单位的利益来权衡军民融合,功利化倾向较重,愿意“融”他人而不愿意被人“融”,缺乏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有的角色错位,觉得国防建设、军队建设都是国家层面、战略层面上的大事,与自己无关,把军民融合当成“分外事”和“软指标”,内动力不足。

    二是要注重解决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不够健全的问题。在涉及军民结合行业管理、军民共建项目管理和国家资源统筹协调等方面,还缺乏通抓统筹的权威手段。在融合机制方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尚未形成军民融合政策拉动、利益驱动、奖惩促动的良性机制,信息交流不畅、需求对接不足、沟通协调不顺等问题仍较突出。在国防科研生产、武器装备采购、军品市场准入与退出管理以及相关经济补偿、产权管理、权责界定等方面,都还缺乏相关政策依据。

    三是要注重破除军地资源转化共享的瓶颈壁垒。军工产业长期固有的“垄断性”对民企“参军”有较强的“排他性”,门槛高、障碍多等问题令不少有潜质的民企望而却步;军企进入民品市场既要面对市场风险和激烈竞争,又要面临企业转型的种种困难,需要企业改制以提高融资、营销、创新等能力,这些都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军民技术转移尚未形成有效机制,存在安全保密、产权保护等诸多障碍。

    四、充分发挥双拥工作优势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一是充分利用双拥工作的政治优势,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发挥必要导向作用。双拥工作经过70多年的实践砥砺,军政军民在密切协作中牢固树立了“军民一家亲”、“没有人民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等先进理念,军政军民要大力弘扬这些先进理念,真正把推进军民融合作为共同的事业,形成军民一条心、军政一盘棋。要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打牢共同的思想基础。共同的政治信念、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是军政军民之间最大的凝聚力。新时期新阶段军民团结奋斗的政治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也必须坚持这个基础。要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当今时代,世界各国综合实力的竞争,既包括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的竞争,也包括民族凝聚力的竞争。地方要一如既往地积极支持部队搞好军事训练、战备执勤和全面建设,满腔热情地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尤其要把科技拥军、智力强军作为重要拥军项目来抓,助力提高部队战斗力水平。要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方面,要通过双拥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广大军民中蕴藏着的巨大创造能力,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另一方面,要通过双拥使军地的联系更加密切,关系更加协调,团结更加坚强,社会更加和谐,从而为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创造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

    二是充分利用双拥工作的组织优势,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发挥应有协调作用。在推进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双拥工作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不仅要搭好桥、牵好线,还要组织好、协调好,做到军民一体、平战结合,实现军地统筹、互利双赢。要健全组织结构,形成“党委牵头、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基层响应、军地互动”的工作格局,做到责任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确保军民融合运转有序、推进有力。在搞好顶层设计,军地有关部门要围绕基础领域、产业发展、科技信息、文化人才、社会服务、城市防护、应急管理等方面的重点任务,制定军地融合建设发展的实施计划。打破军地、区域、行业、部门和系统界限,积极吸纳社会各方面力量,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实现多元素、宽领域、大纵深、高效益的融合发展。要完善法规政策,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法规政策,使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持久发展。探索建立各方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持的政策体系,逐步形成一系列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民营企业、民间资本参与军民融合的扶持力度,吸引社会投资支持军民融合项目。

    三是充分利用双拥工作的资源优势,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发挥有效的配置作用。深度发展的军民融合体系,要有资源要素的高度集成、利益关系的协调平衡,需要通过各要素的需求对接来合理配置资源,提升综合效益。要促进“全要素”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的形成。“全要素”融合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整合军地资源,达到军民资源的互通互用、军地资源的兼容共享,使有利于战斗力提升和生产力提高的全部要素实现无缝对接、深度融合。双拥工作要促进军地之间打破界限,拆除利益固化的藩篱,让包括技术、人才、服务、资本、信息、管理、标准等所有要素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中充分涌流,使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各类经济主体的一切优势资源都能在深度融合中竞相迸发和有效开发。要促进“多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的形成。充分发挥双拥优势,大力推进军队保障、人才培养、通讯技术、国防动员等重点领域的融合向纵深发展,推进基础设施、先进科技等新兴领域的军民融合。要促进“高效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的形成。运用双拥平台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要注重融合的有效性,尽最大可能让所有资源在深度融合中发挥作用,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效益的最大化。为此,军地双方要强化全局意识和“一盘棋”思想,双拥工作要成为军地双方互动的“润滑剂”,通过努力降低军地交易成本、体系摩擦成本和制度冲突成本,做到一份投入、两份产出、多种收益,努力提高军民融合的质量效益。

    四是充分利用双拥工作的载体优势,在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中发挥激励鼓舞作用。群众性双拥创建活动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力量。各级要充分借助这个有效载体,推动军民融合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拓展军民共建活动的内涵。按照经济社会和国防军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军民共建和谐城市、和谐村镇、和谐社区、和谐军营作为重要载体,深化拓展军民共建活动内涵,切实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把“军爱民、民拥军”的双拥理念上升为“军转民、民参军”的军民融合实践,推动军民深度融合。要形成良好的环境氛围。把落实优抚安置政策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做好,切实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对于稳定军心、民心,巩固国防、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要从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于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通过双拥这个平台,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优抚安置政策,切实帮助优抚对象解决好各种实际困难,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形成良好氛围。要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双拥创建活动要着力拓展和延伸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领域和空间,要着眼促进地方生产力发展和部队战斗力提高实际,助推基础设施建设、军民科研等重要领域融合;着眼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和部队人才队伍建设实际,助推军地人才培养使用融合;着眼军队改革稳步深入推进实际,助推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融合;着眼核心价值观培育实际,助推军地先进文化的共建融合,为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打牢思想基础和提供动力支撑。

    五是充分利用双拥工作的机制优势,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发挥持久的保障作用。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需要有相应健全的运行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充分运用已经建立的双拥工作机构、党委议军会议、双拥联席会议、军地合署办公等制度机制的优势,推进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要进一步发挥领导决策机制的作用。落实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有关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职责,按照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要求,调整充实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增强工作力量。要进一步发挥军地协调机制的作用。建全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对接军地发展需求,协调军地之间需要共同研究和推进的事项。要进一步发挥工作推进机制的作用。双拥工作的机制制度中,要突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内容,包括重点项目的协调推进,提出重大事项的意见和建议等。要进一步发挥检查督导机制的作用。把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纳入双拥模范创建活动考评,加强考察督导,建立问责机制,加大对军民融合发展规划实施、政策落实、项目建设监督力度。坚持运用法治方式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提高军民融合发展的法治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军民兼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重要论述摘编》,军事科学出版社2012年12月

    2.《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3月14日

    3.《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意见》,2016年3月25日

    4.《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发挥双拥工作优势大力支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通知》,2016年5月14日

    5.《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报告2015》,国防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

    6.《在服务强国强军战略中推进双拥工作创新发展》,《人民日报》2016年1月26日第十一版

    7.《坚持军民融合发展方略,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双拥工作创新发展》,《求是》2011年第24期

    8.《发挥双拥工作优势,助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国防参考》2014年第21期

    9.《深刻领会坚决贯彻习主席重大战略思想,扎实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军队党的生活》2014年第9期

版权声明: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删除!我们的邮箱是wfwnw111@163.com,诚挚感谢。

网站备案编号为:琼ICP备16002419-1号 版权所有@万福万宁网  举报电话:0898-62235962 举报邮箱:wfwnw111@163.com

中共万宁市委宣传部主办 万宁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琼公网安备 46900602000001号